一、如何进行离婚分割房产
离婚分割房产需依据具体情况处理:
1.一方婚前购买且登记在自己名下:属于婚前个人财产,离婚时不参与分割,但婚后共同还贷部分及对应增值,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。比如一方婚前付首付买房,婚后夫妻共同还贷,离婚时房产归首付方,需补偿另一方共同还贷及增值部分。
2.婚后共同购买:无论登记在哪一方名下,一般都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,原则上平均分割。双方可协商房产归属,协商不成,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判决,如考虑双方对房产的贡献、子女抚养等因素。
3.父母出资购买:若一方父母在婚后出资为子女购买,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,视为对自己子女的赠与,属于个人财产;若登记在双方名下,则视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,属于共同财产。双方父母出资购买,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,可按各自父母出资份额按份共有。
离婚分割房产时,双方应先协商,协商一致可签订离婚协议。协商不成,可向法院起诉,由法院依法判决。
二、离婚房产按比例怎么分
离婚房产按比例分割通常遵循以下方式:
1.协议分割:夫妻双方若能就房产分割比例达成一致,可签订书面协议,按约定比例分配。例如双方约定一方占70%,另一方占30%,在离婚时就依此分割。该协议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。
2.法院判决分割:若无法协商一致,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判决。法院会考虑诸多因素,如购房资金来源、双方对房产的贡献、婚姻持续时间等。若一方婚前支付首付,婚后夫妻共同还贷,法院可能会根据双方实际出资比例等确定分割比例。
3.确定价值后分割:分割时需先确定房产价值。可由双方协商确定,若协商不成,可委托专业评估机构评估。确定价值后,按比例分配。若一方应得60%,另一方应得40%,在房产归一方所有时,获得房产的一方需按比例向另一方支付相应补偿款。
三、离婚如何将房产给妻子
离婚时将房产给妻子有以下几种常见方式:
1.协议离婚约定:夫妻双方签订离婚协议,在协议中明确房产归妻子所有。离婚协议需对房产信息、产权归属等内容详细写明。签订后,双方携带离婚协议书、结婚证、身份证、房产证等材料,到当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。完成离婚登记后,协议生效。
2.诉讼离婚判决或调解:若通过诉讼离婚,在诉讼过程中,双方可达成调解协议,由法院出具调解书,确认房产归妻子。若无法调解,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判决房产归属。拿到法院的生效判决书或调解书后,即便对方不配合,也可凭借文书办理房产过户手续。
3.办理过户手续:无论是协议离婚还是诉讼离婚确定房产归妻子后,都要及时办理过户。通常需双方携带身份证、房产证、离婚协议书或判决书、调解书等材料,到当地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产权变更登记,将房产过户到妻子名下。